(通讯员:林毅)7月12日,湖北省第九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决赛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圆满落幕。澳门威尼斯人app-赌场app
戚孝天教授凭借扎实的专业素养和出色的教学能力,从来自省内高校的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荣膺理科组一等奖。

深耕教学:从“分子模拟”到“课堂革命”的跨越
2024年11月,戚孝天教授荣获武汉大学第12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决赛一等奖第一名(相关报道://mcwnsrapp.com/info/1312/59131.htm),彰显出青年教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并获得代表理学部出征省赛的资格。
省赛中,戚教授抽到了“酯缩合反应”主题。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反应机理这一教学重难点,戚教授采用启发式教学法、类比教学法、模型教学法等,将自己的科研特色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创造性地基于理论计算模拟了缩合机理,并以动画形式展示给学生。化解了难点,突出了重点,同时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引导学生关注化学与社会发展的紧密关联。
“教学不是知识的搬运,而是思维的碰撞。”戚教授在赛后采访中表示。他的课堂设计大胆突破传统讲授模式,通过设置递进式问题,激发学生主动思考、自主探究的热情。
匠心打磨:院、校支持与个人突破的双重赋能
戚教授的获奖绝非偶然。自竞赛启动以来,学院工会和学院教发分中心就组建了由资深教授、教学督导组、青年教师代表构成的“智囊团”,从教学内容重构、教学方法优化到课件视觉设计,提供了全流程指导。学校工会和学校教发中心制定了详细的培训计划,先后邀请了一批以国家教学名师、历届全国青教赛和湖北省青教赛一等奖获得者为主的教学专家围绕竞赛的核心内容进行全方位、个性化的赛前辅导,针对参赛教师的特色因材施教、模拟授课,不断提高参赛者教学水平。
“备赛过程是一场与自我的深度对话和较量。”整个备赛期间,戚孝天教授反复推敲每个教学细节,对每个知识点的呈现逻辑、每个互动环节的衔接过渡、甚至每句课堂语言的精准度,都进行了反复的推敲与打磨。录制试讲视频20余次,邀请不同专业学生参与课堂模拟,力求将教学方案转化为最具启发性与感染力的育人载体。
展望未来:以赛促教,深化育人内涵
面对荣誉,戚孝天教授始终保持谦逊:“教学工作任重道远。如何让更多学生爱上化学、理解化学,并乐于投身科研,仍需持续探索。”他计划将竞赛经验转化为常态化教学改革,持续打磨自己的教学水平,上好每一堂课。
学院教师教学发展分中心主任周金平十分重视青年教师培养,定期开展青年教师培训,他表示:“化学学院人才培养始终遵循‘科研为基、教学为径、育人为本’的理念,科研积累赋予教学内容深度与活力,而如何将这些‘源头活水’有效灌溉给学生,则需要教学艺术的精进。竞赛获奖带来的不仅是荣誉,更重要的是可迁移的教学范式与持续改进的动力。”
据悉,湖北省青教赛以“上好一门课”为理念,自2008年首届举办至今,带动全省近50万名青年教师同台竞技、互学互鉴、成长成才。此次青教赛由省总工会、省教育厅主办,省教科文卫体工会、省教育厅教师管理处承办,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协办,分为高校选拔赛和全省决赛两个阶段进行。赛事自今年5月启动以来,吸引全省54所高校数千名青年教师参与院、系和学校等多层级比拼,最终145名选手晋级决赛,进入决赛人数创历史新高。学院将以次教学竞赛为契机,进一步优化“科研—教学—育人”协同机制,将前沿知识、科学思维和人文关怀传递给学生,最终更扎实地服务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